2019 維歐 x 開物“ 創(chuàng)作個球”項目
全面升級學生背景軟實力
提升錄取機會
讓你在競爭者中脫穎而出
滿足學生全方位需求
中日“心際之旅”——創(chuàng)作個球
藝術創(chuàng)作項目背景提升
助力你的未來職業(yè)發(fā)展
維歐 x 開物
日本駐地藝術創(chuàng)意項目招募
“去一顆星里度過藝術備考的日子吧”
![01.jpg](http://www.weiouyishu.com/ueditor/php/upload/image/20190909/1568010619941262.jpg)
“我們在談論藝術的時候,到底在談論什么?”
“學藝術以后真的能養(yǎng)活自己嗎?”
“優(yōu)秀藝術家們到底在思考什么?他們的創(chuàng)作靈感從哪里來?”
01 當我選擇走上藝術這條路……
藝術這門“學科”,和其他學科都有很大的差別。
傳統(tǒng)視角下,很多人覺得藝術=畫畫。
![02.gif](http://www.weiouyishu.com/ueditor/php/upload/image/20190909/1568010636201628.gif)
但在國外的藝術與設計學院的課程列表上,我們看到了有結構設計、建筑設計、材料設計、視覺藝術、食物藝術、裝置藝術、數(shù)字媒體藝術……等等領域不一的學科,到底哪一個才是較適合自己的方向?
申請這些不同藝術和設計領域的學科時,我適合學哪一個?什么樣的作品才會吸引到招生官?一個“成功”的藝術生涯應該是怎樣的?我該如何表達自己?
![04.jpg](http://www.weiouyishu.com/ueditor/php/upload/image/20190909/1568010664297463.jpg)
在《像藝術家一樣思考》一書中,BBC藝術頻道主編威爾·貢培茲憑著多年來的所見、所知、所想,把歷史上20幾個藝術大師成功的主要因素概括成10個關鍵:
1. 藝術家富有事業(yè)心
2. 藝術家不會失敗
3. 藝術家是極度好奇的
4. 藝術家會“偷竊”
5. 藝術家是懷疑論者
6. 藝術家會“盡廣大而精細微”
7. 藝術家有自己的觀點
8. 藝術家是勇敢者
9. 藝術家會停下來去思考
10. 所有學校都應該是藝術學校
為了大家一起去思考這些問題,我們在日本的西海岸和一群山口縣的藝術家和匠人們一起發(fā)起了一項拯救廢校的駐地藝術項目,邀請你來和我們一起工作。
02 項目地點—阿東町廢校
這里是70歲的吉健老爺爺拼了命保存下來的廢校
這里有他花了十年心血收藏的日本珍藏書籍
這里,是我們的田間工作室
也是我們傾心打造的田間藝術學校與中日交流中心
連日本NHK電視臺都說
“開學后一定要通知我們來采訪啊!
太期待看到中日學生一起在我們山口共同創(chuàng)作大地藝術的景象了!”
和優(yōu)秀的藝術家一起工作,
挑戰(zhàn)自己的對藝術全領域的了解,
找到較適合自己的藝術之路,
完成自己較滿意的藝術作品。
#做中學 #做中思 #做中覺
03 項目內容:和優(yōu)秀的藝術家一起完成作品
這些藝術家們走遍世界,獲得各種大獎,怪異新奇的想法獲得了眾人的目光。卻較喜歡在家鄉(xiāng)安靜生活時創(chuàng)作的作品,他們覺得這才是真正代表自己的東西。
在這次計劃中,我們將一起工作,一起生活。
![06.jpg](http://www.weiouyishu.com/ueditor/php/upload/image/20190909/1568010721126428.jpg)
山口先生出生于東京,2012年東京藝術大學博士生畢業(yè),日本第8藝術家大獎獲獎者。他的作品常思考人與外部環(huán)境的關系,作品已在50次個展及團展中展出。他一直以山口市為創(chuàng)作據點,通過在這個城市的生活感觸,將情感注入創(chuàng)意里,通過作品呈現(xiàn)當下的所思所想。 他的創(chuàng)造力旺盛、風格奇特,作品中常常出現(xiàn)各種神奇的非地球生物。
![](http://www.weiouyishu.com/ueditor/php/upload/image/20190909/1568010739721050.jpg)
![](http://www.weiouyishu.com/ueditor/php/upload/image/20190909/1568010739647597.jpg)
(這些貝殼像充滿想象力般自由散漫的生長,他們或變身成為UFO,或變身成為一只小烏龜,亦或成為了一個吹響的樂器。每一次變身都充滿想象力與色彩感染力。)
![09.jpg](http://www.weiouyishu.com/ueditor/php/upload/image/20190909/1568010754913185.jpg)
鈴木先生畢業(yè)于名古屋市立大學,畢業(yè)后前往休斯頓大學深造。2018年拿下山口縣創(chuàng)新設計大獎。他的藝術作品從生活本真出發(fā),通過作品展現(xiàn)歷史與現(xiàn)代的多維思考,同時也善于通過充滿現(xiàn)代藝術氣息的作品來詮釋歷史與古舊的美好。鈴木先生擅長與不同的創(chuàng)作者協(xié)作合作,提供創(chuàng)意性的引導和啟發(fā)。
![](http://www.weiouyishu.com/ueditor/php/upload/image/20190909/1568010769348484.jpg)
悅子畢業(yè)于國際文化專業(yè),后開始繪本創(chuàng)作。她年輕的人生中經歷了一次又一次勇敢而“跳tone”的選擇——在毫無專業(yè)背景的條件下開始繪本創(chuàng)作,力排眾議嫁給比自己年長許多的藝術家前輩,因強烈的情緒問題而隱居山村……她創(chuàng)作了一個“島”和各種“島民”,陌生人在聽了她的島上故事后,紛紛請求成為島民,將畫作搶購一空……她關注交換散落在人內心和外界的故事片段,內心的豐富程度讓人驚訝。
![12.jpg](http://www.weiouyishu.com/ueditor/php/upload/image/20190909/1568010781122977.jpg)
(色彩斑斕的奇幻世界風格,生活空間里的每一樣食物都像是有了自由生長的方向,在去往自己想要前往的地方。)
![13.jpg](http://www.weiouyishu.com/ueditor/php/upload/image/20190909/1568010802439371.jpg)
Aya是曾經在東京高檔餐廳工作的食物美學藝術家。孩子出生后,她為了避免核輻射來津和野,并且一并帶來了大城市的審美和情趣。她堅持「吃在地」「順應四季」「尊重自然」的理念,每一次創(chuàng)作除了視覺上的享受,更為她細膩而具創(chuàng)造力的味覺搭配所驚艷。
![14.jpg](http://www.weiouyishu.com/ueditor/php/upload/image/20190909/1568010814639657.jpg)
創(chuàng)作專題1 :創(chuàng)作自己的內在星球!
完成一份屬于自己的藝術裝置作品
你看過自己的心嗎?我們決定,在田野中搭建我們的“內在星球”。
每一個藝術家都將親自帶領一個小組,利用當?shù)氐闹褡樱罱ㄒ粋€竹制星體(直徑5M,高2.5M)。
我們將一起深度探索地域特色,感受在地生活,在藝術家的陪伴下分享自己的故事、感受、內心世界;在藝術家的帶領下了解藝術創(chuàng)作的思維和技巧,創(chuàng)造屬于自己小組的星球,通過星球表面和內飾的繪制,表達自己的內心世界。
比如,你們可以將自己的每一種情緒投射成一個個符號,拼接起來。
![15.jpg](http://www.weiouyishu.com/ueditor/php/upload/image/20190909/1568010835832557.jpg)
idea sketch來自策劃人momo
比如,你們的內心住著一尊安如泰山的佛。
![16.jpg](http://www.weiouyishu.com/ueditor/php/upload/image/20190909/1568010848380042.jpg)
idea sketch來自策劃人momo
比如,你正在經歷“七年之癢”,總覺得有一只螞蟻在爬來爬去。
![17.jpg](http://www.weiouyishu.com/ueditor/php/upload/image/20190909/1568010859265017.jpg)
idea sketch來自策劃人momo
與此同時,我們將與藝術家一起,前往山口媒體藝術中心(Yamaguchi Center for Arts and Media,YCAM),共同感受當藝術與媒體技術共同發(fā)展,以“網絡”與“環(huán)境”概念在藝術世界里的運用與體現(xiàn)。
![18.jpg](http://www.weiouyishu.com/ueditor/php/upload/image/20190909/1568010871715356.jpg)
三上晴子「欲望のコード」
在YCAM,大家可以感受到媒體技術發(fā)展帶來的表演藝術和其鑒賞方式的較新現(xiàn)狀,聚焦身體與知覺領域的探討,通過現(xiàn)代科技與藝術結合的作品鑒賞,加深對自己藝術之路的思考與探索。
#YCAM正在進行的部分項目
![19.jpg](http://www.weiouyishu.com/ueditor/php/upload/image/20190909/1568010888154360.jpg)
(YCAM是日本政府專項資金支持的一個空間,每一年從全球邀請20位科技藝術的駐地藝術家來這里創(chuàng)作。)
在這個過程中,你將經歷這些美好的體驗與學習:
收獲:以創(chuàng)作者為中心的學習體驗
![21.jpg](http://www.weiouyishu.com/ueditor/php/upload/image/20190909/1568010923168284.jpg)
創(chuàng)作專題2:我們?yōu)槭裁纯梢砸恢背韵氯?
在“吃”中探索未來
對于吃貨來說,美食,就是一門藝術,張大千曾教導弟子:一個人如果連美食都不懂的欣賞,他又哪里能學好藝術呢?縱觀古今,不少名人愛吃以是不爭的事實,蘇東坡愛吃是出了名的,也吃出了一些名堂,可謂也將吃變?yōu)橐婚T藝術。
在我們這所藝術小學校中,“餐桌課堂”是必不可少的特色元素。
10月是阿東地區(qū)較豐收的時節(jié)。創(chuàng)作期間每一天的早餐、午餐和下午茶都將由當?shù)剌^的料理師、點心屋和匠人來為我們提供不一樣的食物與食器的搭配、不一樣的餐桌美學,一起嘗試在這個有趣的學習過程中“見微知著”!
“吃”和世界的未來?
關于“可持續(xù)發(fā)展”的探討
作為維持生命的食物,是如何從食材本身變成眼前我們每日的餐食,細細思考這個問題將是一個有趣的過程。料理藝術家們認為“作為維持生命的食物,通過人體消化把自己的生命信息進行解體,并融入到另一個生命中“。從這個生物學觀點來看,我們每個人看起來都沒有變化,但“破壞”和“生成”是沒有停歇地一直在重復的,每一刻我們都是新的我們。
我們的食物在影響著每個人,人對食物的選擇也在影響著環(huán)境的變化。富有洞察力的藝術家和哲學家都有自己對于“食”的態(tài)度。我們將和料理藝術家們一起學習如何順應時節(jié)、尊重土地、愛護自己。
![22.jpg](http://www.weiouyishu.com/ueditor/php/upload/image/20190909/1568010945137497.jpg)
白石女士做的素食壽司
![23.jpg](http://www.weiouyishu.com/ueditor/php/upload/image/20190909/1568010959580508.jpg)
Aya做的飯團子
和果子
料理藝術,也和自己未來發(fā)展方向有關?!
每一個打造餐食的過程
都是一次藝術作品的完成
治大國如烹小鮮
我記得我的導師也總和我們說:“創(chuàng)作就像做飯一樣,你要很清楚地體會每一種元素,搭配出色香味俱全的作品。”每個人都會選擇不同的食材,做出不同的風格、不同的味道。一個人的創(chuàng)作天賦在一頓飯里就能看得清清楚楚。
![26.jpg](http://www.weiouyishu.com/ueditor/php/upload/image/20190909/1568010988384623.jpg)
(料理造型)
![27.jpg](http://www.weiouyishu.com/ueditor/php/upload/image/20190909/1568011014244835.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