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所有的國際課程當中,家長們聽說的IB往往是這樣的:
“IB是所有國際課程體系中含金量高的”,“學習 IB的學生長遠來看更具有明顯的優(yōu)勢”;當然還有一種說法——“IB體系是國際課程體系中‘最難的’”……
這個讓家長和學生又愛又恨的IB,到底是一種怎樣的存在?在您選擇這個課程體系前又需要了解些什么呢?
點擊查看:北京市私立匯佳學校IB課程簡介
為了不再讓家長們“霧里看花“,讓看似高深的IB更簡單明了地展現給更多的家庭,我們整理了家長和學生普遍比較關注的幾個問題,采訪了匯佳學校的多位資深IB教師和研究者,結合他們的專業(yè)技能和一線經驗,深入淺出地就這些問題做出回答。
Q:學IB到底學什么?
A:了解IB,就繞不開IBO組織(International Baccalaureate Organization,國際文憑組織)。這個成立于1968年、總部設在瑞士日內瓦的組織,是聯(lián)合國教科文組織承認的規(guī)模大的國際教育組織。
由于IBO設立的最初目的是服務于外交官子女,開設全球統(tǒng)一標準的課程,方便在各國遷徙的家庭的子女入讀國際學校,因此即使在各個國家的優(yōu)秀學生都有機會接觸IB教育的今天,IB教育仍然沒有改變它的初衷:提供國際化的教育。
IBO所倡導的國際化,就是并不全盤接受外來的內容,而以本國文化為核心,提倡文化融合。
作為一個國際課程體系,IB的突破在于不僅注重基礎知識的教學,更關注學習方法和能力的培養(yǎng),同時發(fā)展學生的興趣,是真正意義上的全人教育的踐行者。
因此,學習IB的學生,仍然可以掌握國家教學大綱要求的知識點, 但又能夠跳出知識點的框架,通過IB理念下的各類學習活動,掌握更高一層的學習技能、思維方法、探究方式、學習習慣,這些都是真正影響學生一生的品質和素養(yǎng)。
也有人說,IB讓知識還原成世界本來的樣子。
的確如此,IB雖然科目眾多(例如,IBDP階段的六大學科組—母語與世界文學、第二語言、個人與社會學、科學、數學和藝術選修和三大核心課程 ——認識、拓展論文和創(chuàng)意、行動與服務,此外,匯佳還同時設立了各類選修課),但卻通過超學科、跨學科式的學習,讓知識、學科之間再次建立緊密的聯(lián)系,而這也是認識世界本應具備的方式。
除此之外,IB體系中的學生,還需要定期參加各類社區(qū)服務活動。這一方面是因為,IB要求學習者的學習內容是真正與社會發(fā)展同步的,每個探究主題和知識都必須在深處的社會環(huán)境中有所關聯(lián),有所應用;另一方面,則是IB通過對學生參加社會、社區(qū)活動的要求,來養(yǎng)成學習者熱愛社會、樂于服務、富有愛心的重要品質。而這一點也是國外大學格外看重的重要方面。
IBDP階段的學習,更像是為學生盡早適應國外大學學習而準備的,被稱作是大學預科。在這個階段,匯佳學校提供的是全英的國外原版教材,課程難度相當于國外大學一年級,但學生同樣可以根據學生的未來專業(yè)發(fā)展規(guī)劃和能力進行科目難度的選擇——高等級或標準等級。因此,是充分尊重學習者差異性的。
Q:IB學習是否越早越好?
A:匯佳自1997年成為IBO成員校以來,深耕IB教育20余年,形成了從PYP(小學),MYP(初中)到DP(高中)的一貫制IB教育經驗。
但并非IB要求所有的學生必須從小學階段開始接觸IB,正由于IB倡導的中西方融合,并充分尊重本土文化和課程的要求,因此從小學和初中階段轉入IB教育體系的話,可以經過一段時間的適應很快融入到IB學習中來。
但很多轉學而來的學生,尤其是初中階段的學生仍然會反映,匯佳學生的英語能力和學習方法上與公立學校的學生有很大的不同,這一點是需要學生去適應的,而這種適應的確是越早越有利。
經過二十多年的觀察和經驗總結,我們發(fā)現很多優(yōu)秀的學生,多數都是從小學開始在匯佳IB體系中學習。諸如考取芝加哥大學的李亦楊、哥倫比亞大學巴納德學院的秦云珊、考取加拿大top三校的殷心悅等。
這些學生們比較一致的反饋,都是匯佳一貫制教育所提供的良好習慣和能力養(yǎng)成,讓他們不僅能夠憑借優(yōu)秀的成績和出色的活動能力走入高等學府,更能在大學生活中充分適應,在新的環(huán)境中保持優(yōu)秀。
Q:“我是否適合學習IB?”
A:面對各類國際課程,相信有的學生會問:我適合學習哪種?
我們也希望所有學生在選擇一種教育體系前,都問一下自己這個問題,因為每個課程體系都有自己的特點,而每個學生也是不一樣的。
匯佳學校自建校之初就非常尊重“差異化”教育原理,而之所以選擇IB教育體系,很大程度上也是源自IB體系對學生多樣化的尊重和包容。
沒有一種體系是一開始就適合所有學生的,但好的教育體系是可以讓所有學生都能自覺找到適合自己的學習方法和學習路徑的。
匯佳學校創(chuàng)新性地發(fā)揮了IB教育的思想精髓,通過分層走班、個性選課制度,讓每個孩子可以選擇自己喜歡和適合的課程,擁有自己的課程表。
由于匯佳IB是一種習慣養(yǎng)成的學習模式,因此非常重視平時的每一次過程性評估,每一次作業(yè)、每一次探究、每一次展示、每一次小組合作……這是確保綜合性評估質量的前提,也解釋了為什么,長期在匯佳IB體系下學習的孩子,會更具備良好的學習能力、自我管理能力、團隊合作能力……,在學習上和未來發(fā)展上也就會取得更優(yōu)秀的成績。
Q:IB學習的最 大難點在于什么?
A:“時間不夠用”大概是廣大IB學生普遍心聲。而與之對應的另外一個問題就是“自我管理”和“時間管理”。
對此,許多已經在國外優(yōu)秀學府就讀的“師哥”“師姐”們有著自己的看法,作為“過來人”,他們認為,“是否擁有良好的時間管理習慣和自我管理能力是決定學習效率的關鍵。”
很多習慣需要從小養(yǎng)成,而尤其對于關鍵的IBDP階段來說,如果在這之間已經形成了良好的學習習慣和自我管理意識,IBDP階段的學習“更可以說是一件充滿意義和令人享受的經歷。”
正因為習慣一旦養(yǎng)成,對于孩子的日后成長來說,是受益匪淺的。我們調查過的諸多在國外讀書、甚至已經工作的匯佳畢業(yè)生們,他們普遍反映:良好的習慣讓他們更能夠出色勝任國外大學中高強度的學習生活,而對于畢業(yè)后從事管理崗位的他們來說,這一點的重要性更無需多言。
很多“局外人”反映,“IB是國際課程中最難的”。事實上,就課程學習而言,IB與AP、A-Level從難度上并沒有大的區(qū)分,可以說不相上下,但IB學習者與其他國際課程學習者最 大的不同,就在于要做一個學習、活動、項目的“管理者”和“多面手”。
“英語”——恐怕是另外一個繞不開的關鍵詞。
英語對于IB學習者的重要性不言而喻。那么,對于中學階段(MYP、DP)階段的IB學習者而言,英語提高有那么困難嗎?
“大量閱讀”——這是優(yōu)秀畢業(yè)生們普遍給出的忠告。事實上,做到這一點,英語能力的進步可以說水到渠成。
今年考入南加州大學的張玄卿,用不到一年的時間完成了從托福67分到110分的飛躍。他坦言,自己沒上過什么補習班,最重要的因素,就是自己利用暑假去美國做科研項目,期間閱讀了大量英文材料,回國后,他便有意識地通過閱讀原版書刻意訓練自己的閱讀水平,最終獲得了漂亮的托福成績。
目前,匯佳學校在全面推進學生的閱讀課程,鼓勵學生大量閱讀,養(yǎng)成良好的閱讀習慣;學校還通過專業(yè)的閱讀能力評估系統(tǒng)追蹤學生閱讀水平的提升情況,定期給學生和家長反饋。
Q:成為一名合格的IB學習者
A:IB是公認的“全人教育實踐者”。無論是IB所追求的“十大培養(yǎng)目標”——積極探究、知識淵博、勤于思考、善于表達、堅持原則、胸襟開闊、懂得關愛、勇于嘗試、全面發(fā)展和及時反思,還是IB在課程框架下鼓勵每個孩子在有難度選擇的前提下進行全面的知識學習和實踐,而不是偏面學習“文科”或“理科”。
因此,可以說,想成為一名合格的IB學習者,你需要做很多,但請相信,一旦你完成這趟神奇的旅程,你將會真正蛻變成一名優(yōu)秀的“終身學習者”和更有價值的人。
應該說,IB體系,并不是一套單純的學習體系或課程體系,它是真正的教育體系——一個回歸到人的本質、教育的本質的教育體系,為了讓每個孩子成長為更優(yōu)秀的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