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23日-25日,日本藝術家、油畫家、早稻田大學客座教授、早稻田塾、駿臺塾藝術講師內海教授一行到訪沐良塾,為我們的美術留學生開展了另類奇特的特別講座。
那么,讓我們來看看這幾天的藝術奇妙之旅吧。
第一天
早上9-11
講座第一天。初次見面,同學們表現(xiàn)出了靦腆和害羞。為了打破彼此之間的墻壁,內海老師、瀧老師、飯島小姐先作了自我介紹,之后同學們也用日語努力地進行了簡短的自我介紹。
內海老師大致了解了大家的志愿學校和今后從事的藝術方向。隨后,為了更加了解藝術家內海老師的創(chuàng)作,內海老師為同學們播放了自己繪制作品的短片,收獲了同學們的陣陣驚嘆。
開場顯得有些普通,但藝術的小船從現(xiàn)在才剛剛開始呢。
下午13-18
下午是繪畫作品訓練。第一天的題目是飯島小姐隨意擺姿勢讓同學們速寫。從內海老師的畫作前輔導中,同學們發(fā)現(xiàn)了中日兩國練習繪畫的不同。中國的學生會通過照片去臨摹畫作,進而發(fā)展到對于靜物的寫生,然后再是人體模特的摹寫。但日本幾乎沒有對照片臨摹的這一步。
內海老師解釋說:因為照片是平面的,它的光陰和輪廓角度都是一樣的,所以即使去臨摹它,也只能完成對照片的復制。而畫實物的話,根據(jù)畫者選的角度不同,被摹寫物的光影和輪廓都不同,更加方便學生去觀察,去思考,然后再臨摹。這樣出來的畫作不僅不會千篇一律,還帶著畫者獨特的視角,可謂沒有2幅畫會一摸一樣。而日本的藝術大學注重的,其實并不是臨摹物品到多么完美,她更傾向于對于畫作者本身獨特風格和創(chuàng)新的要求。
一個小時之后,大家速寫的作品紛紛出爐,對于美術門外漢的小編來說,每一張圖都如此美好。不過隨后內海教授和瀧教授分別對于每張圖進行了點評,點評的內容不僅讓同學們紛紛點頭明白了自己的差距,就連不懂速寫的小編也是なるほど。不由對內海教授產(chǎn)生敬畏。
較后,內海教授布置了第二天的作業(yè):“10階段”和“雞蛋的素描”。課程在大家興奮的交流討論中結束了。
第二天
下午13-18
第二天的課程都排在了下午,5個小時的課程分成了2部分。
首先是內海教授對昨天大家的回家作業(yè)進行了點評。其中z同學的“鴕鳥蛋”讓教授覺得新奇,也讓同學們忍俊不禁。瀧老師較后也解釋了為啥要大家去練習“10階段”這么基礎的東西。因為在素描的世界里,是僅僅靠黑和白兩個顏色來描繪所有顏色的。從白過度到黑的過程中,有深黑、深灰、淺灰等等各種階段,只有掌握好了這些顏色的練習,畫素描的時候對于陰影和光照的把握才會更加鮮明。
隨后內海老師布置了今天的練習作業(yè):20年后的自己。要求通過色彩,幻想并描繪出20年后的自己是什么樣子的。
在這里,小編不得不佩服我們的00后的同學們。生于00后,長于新時代。同學們的創(chuàng)新和跨次元的思考,讓大家的畫作都呈現(xiàn)出屬于自己的魅力。里面有對20年后自己買下豫園居住的憧憬;也有想打破自己封閉的心門到五彩世界去看看的希翼;y同學甚至為自己畫了非常奇怪的墓碑來埋葬自己的青春。
無論是積極向上的樂觀主義,還是對現(xiàn)狀不滿足略感失望的悲觀主義,同學們都把自己內心的渴望展現(xiàn)了出來。
內海教授較后點評到:今天的色彩不是在考大家你們要涂抹得多么均勻,對么符合色彩臨摹范本的需要。而是希望你們通過色彩的創(chuàng)作,去思考、去想象、去創(chuàng)作。這是將來要走設計師道路的同學,必須具備的素養(yǎng)。今天沒有任何人實物給大家臨摹,也是希望大家能不被臨摹物所框住,而是發(fā)揮自己的想象力去設計作品。小編再次對于今天的講座感到受益匪淺。
較后,內海教授布置了明天的作業(yè),題目是“今日のニュース(今天的新聞)”。畫作體裁不限,希望大家能夠結合時政來發(fā)揮創(chuàng)作。
第三天
早上9-12
早上非常意外的是內海教授沒有點評畫作。而是對中日歷史文化進行了全面剖析。與其說是一趟藝術講座,倒不如說是一場“百家講壇”。內海老師說到了中日之前的戰(zhàn)爭,談到了核問題,他自己作為一位日本人,一位藝術家,對于之前戰(zhàn)爭中日本所犯下的錯誤表達了自己的憎惡和反省。這些對中國的感情都傾注到了他的畫作中,他在世界100多個國家辦個展,每次的畫展都是同樣的心情,把自己想的去傳達個世界不同的的人。
他同時說到自己在1984年攀登了黃山,35年前的攀登可以說是自己水墨畫創(chuàng)作的原點。他驚嘆黃山的美好,也笑談了當時沒有纜車自己只身攀爬階梯5萬格的艱辛。
“纜車就好像方便的電子產(chǎn)品。你們這一代生來就和電子產(chǎn)品打交道,很多人會用電腦輕輕松松地作出一副畫。但是你們有沒有想過,攀爬5萬格后站在黃山頂上看到的風景和心情,是和直接坐纜車上去的人的心情不同的。我現(xiàn)在堅持著用畫筆創(chuàng)作,堅持著攀爬5萬格臺階。那是因為我覺得,這樣的畫作,和冰冰冷機器產(chǎn)生的畫作是不同的。你們想要做一個量產(chǎn)畫稿的機器人,還是想做一個真正的藝術家呢?”內海老師反問了大家。
下午13-18
內海老師點評了大家昨天的作業(yè)。昨天的作業(yè)題目是“今天的新聞”。w同學畫了了亞馬遜大火;l同學畫了巴西槍擊案;j同學畫了每天熱搜的中國香港話題。大家的新題目各不相同,但的確是昨天較熱話題的聚集。
內海老師說,假設今天是你們藝術大學的面試,當大家坐進考場面對提問的教授,你能想象到他問你的第一個問題是:“今天發(fā)生了什么大事沒?”??荚嚠斕爝€讀新聞的學生,也許沒有幾個。但大學考得就是考生對周圍事物的敏感性,學習藝術,一定要有一雙善于觀察世界的眼睛。坐在家里僅僅只是臨摹畫稿,閉門造車不能為你們藝術學習帶來任何幫助。希望大家能夠都有隨時發(fā)現(xiàn)新事物,隨時尋找新思路的覺悟。
隨后,同學們對于飯島小姐進行了第二次臨摹。這一次是素描臨摹。飯島小姐的坐像,大家可以全身臨摹,也可以只臨摹身體的一部分,自由發(fā)揮。
這一次,小編明顯感到同學們比第一天來的要沉穩(wěn)了。他們不著急下筆,而是仔仔細細觀察了飯島小姐好久,選好角度才落筆。內海教授的“8分觀察2分畫”馬上活學活用起來,真的是很棒。
對于每位同學素描點評以后,內海老師給出了較后一天的作業(yè):心像的世界。要求同學們對于似成相識的夢境進行描繪。又是非常深奧的哲學選題呢。
第四天
上午9-12
是否曾經(jīng)有一條路,讓你覺得明明是第一次走卻那么熟悉?是否有一個夢,讓你覺得明明是夢卻好像就發(fā)生在昨天?這個心像的世界,就是我們較后一天的課題。
同學們依舊認真完成了作業(yè),讓內海老師再次感慨:“中國的學生太厲害了。作業(yè)都能這么按時完成,太讓人感動了。”emm…內海老師,有句話不知道當問不當問,難道日本的學生都這么淘氣不做作業(yè)的嗎?哈哈。
同學們的今天的作業(yè)各個充滿了哲學,有三個同學不約而同畫到了大海,雖然每一個人對大海的解讀都不同,但是每一個人的解讀都如此讓人感慨。瀧老師說起了自己的女兒,說她小時候堅信自己被外星人綁架。周圍人都說那是夢,但是有一個藝術家聽到了她的故事,說對么有趣的故事,你能不能具體講講?
藝術家有時就是這么瘋狂和與眾不同。他們堅信旁人覺得無稽之談的感覺,然后把這些感覺化成了自己的藝術創(chuàng)作。
下午13-18
經(jīng)過4天的相處,大家的特別講座也走到了尾聲。較后的繪圖練習題目是:請畫出內海教授、瀧教授、飯島小姐在自己心中的形象。
同學們可謂是天馬行空,把胖胖的內海教授比喻成豬八戒的、把溫柔的瀧教授比喻成綿羊的,把酷酷的飯島小姐比喻成蛇的。有些比喻讓人覺得意料之中,有些比喻不可思議但聽了解釋以后恍然大悟。同學們對各位老師的特征捕捉可謂登峰造極。較后一節(jié)課在歡笑和淚水中結束了。
四天的課程,內海教授一行讓我們看到了和中國藝術講學完全不同的日本藝術大學授課方式。四天來教授沒有教大家如何去完善自己的素描,也沒有畫一個樣本讓大家去單純地模仿。更多的是通過各自己作品去創(chuàng)作,去打開心扉。日本藝術大學看重的是學生的無限潛力和未來性。希望我們沐良塾的同學們通過這次別開生面的特別講座,能夠抓住日本藝考的特點,從現(xiàn)在起也努力打磨自己,完成自己藝術的突破。